香港正面臨急劇的人口老化問題,如何促使長者身心健康地於社區生活,對於香港應對人口高齡化、減輕長期照顧及醫療需要的負擔極為重要。社聯在2023年2月至3月期間,進行了《香港獨居、雙老長者的身心健康與運動習慣研究》,旨在了解香港獨居、雙老長者的身心健康情況、社交網絡、運動習慣及影響其運動習慣的因素。是次研究的受訪對象為65-84歲、現時獨居或只與伴侶同住、沒有居於院舍的長者。社聯以任意抽樣及立意抽樣方式,透過社交平台及社聯會員機構招募合資格長者,最後共收集641份有效問卷。
三超過一半受訪長者沒有運動習慣,
近9成的體能活動量未能符合世衛建議
受訪長者中,超過一半(53.6%)沒有運動習慣,即使有運動習慣,大部分(近9成)受訪長者的體能活動量亦低於世衞建議。參考2023年康文署全港社區體質調查研究報告,與全港年齡相近的長者比較,本研究的長者其體能活動量符合世衛建議的比率明顯偏低(只有13.7%),反映獨居及雙老長者較一般長者更需要公共服務的介入,以改善其運動習慣。
圖一:受訪長者體能活動量分級比率(N=633)
圖二:每星期做一次或以上舉重或健身(N=299)
長者有運動意願,但欠缺指導及支援
受訪長者很少或從不做運動的首三個原因是: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況不適合(31.6%)、不知道自己適合做甚麼運動(30.7%)及擔心受傷(28.6%)。圖三:很少或從不做體能活動的原因(N=339,可多選)
覺得沒有需要做運動
8.8%
不知道自己適合做甚麼運動
30.7%
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況不適合做運動
31.6%
擔心做運動時會受傷
28.6%
覺得做運動辛苦
24.5%
沒有同伴一起做運動
14.2%
沒有適合的地方做運動
8.6%
沒有時間或精力做運動
13%
沒有興趣做運動
14.2%
不希望花錢於做運動上
8.6%
其他
10%
圖四:可以驅使長者做運動的因素(N=641,可多選)
身體上少一點病痛
46%
有人指導
45.2%
有同伴一齊做
34.3%
健康出現警號
30%
社區裡有多一點運動設施
29.7%
可以試玩不同種類的運動
19%
有奬勵(金錢或禮物)
14.4%
有人處理日常雜務
10.7%
其他
10%
運動習慣有助促進情緒健康,減少社交孤立
受訪長者中,有運動習慣的長者其情緒健康明顯較沒有的長者為佳。沒有運動習慣的長者超過5成(52.8%)可能有抑鬱徵兆,比有運動習慣的長者高近20%,反映運動除了改善長者的身體健康外,亦對其心理健康有裨益。(見圖五)
數據亦顯示,有做體能活動的長者每月來往的家人親戚或朋友數目亦較多,亦即社交孤立風險較低。以2分警戒線作劃分,沒有做體能活動的長者近五成(48.0%)於朋友範疇有社交孤立風險的比例,比有做體能活動的高出兩成(20.2%)。(見圖六)
圖五:運動習慣與情緒健康的分佈
(N=641)
圖六:運動習慣與每月來往朋友數目
(N=641)
沒有使用社會服務及基層長者較少運動習慣
受訪長者中,沒有使用社會服務的長者超過6成(62.5%)沒有運動習慣,比有使用社會服務而沒有運動習慣的長者高近兩成(見圖七)
自評階級較低的長者沒有運動習慣的比例亦較高。自評階級為低層階級的長者中,有近6成(57.9%)沒有運動習慣。(見圖八)
圖七:運動習慣與使用社會服務的分佈(N=641)
圖八:運動習慣與自評階級(N=523)
可參考現時耆力無窮的模式2,鼓勵長者地區中心(DECC)及鄰舍中心(NEC),利用地區中心便利及易達的優勢為長者提供運動訓練,使長者更容易接觸及持續地運動,並根據長者的缺損程度,針對性提供不同程度的體能及肌力訓練,達至逐步回復行動能力或提升體能的目標。長遠可考慮把有系統、持續、漸進式、可量度的運動計劃融入現時長者地區中心及鄰舍中心的津貼及服務協議(FSA)中。
配合政府現時以醫療券處理基層醫療服務需要的方向,擴闊醫療券的使用範圍致有助促進健康的運動介入,例如資助長者購買政府認可的肌力訓練或運動課程。
康文署健身室與長者地區中心及鄰舍中心合作,安排體適能教練於日間非繁忙時段在場指導及協助較體弱長者進行肌力訓練;另外亦可提供津貼予信譽良好的私營健身室,於日間非繁忙時段加設長者時段,指導及協助長者做不同運動及訓練。
善用社區現有的體育組織,津助地區體育組織籌組長者運動班,結合運動與社交,強身健體之餘亦強化長者的社交支援網絡,減低社交孤立風險。
在基層醫療倡議框架內加入體適能導師角色,為有需要的長者完成物理治療療程後轉介至地區康健中心,由體適能導師接手執行持續的運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