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閒置」二字太文雅,「荒廢」又太尋常,要用「浪費」才能在這社會引起迴響;或許市民已接受了市區總有些地方是丟空的,都怪市道不景氣,都怪時代巨輪往別處走,要証明空置的地方與他們的利益有關,才有一點反應。
小編 Editor
-
-
搞墟市、市集,相比開放出租車市場,哪樣更難?在大商場、領展以外,想開檔做生意,基層想買廉價日用品,可能嗎?由覓地、申請、諮詢、宣傳、籌備,街坊都有份參與的見光墟,由下而上地區為本,探索墟市出路。
-
生活在香港這個高度都市化的資本主義自由社會,市場上的貨品種類繁多,我們好像有很多選擇,然而公平貿易運動卻讓我們清楚看到,置身於香港這個資本壟斷的經濟體系當中,我們不僅毫不自由,其實很多時候更在有意無意間變成了剝削生產者的幫兇。
-
隨着近期發生多宗與小販和墟市有關的事件,政府的小販墟市政策再次引起社會關注,其中的掃蕩北角天光墟更加引發不少討論。究竟現存各區的天光墟、午夜墟和假日墟可為社區產生多大效益?社區價值能單以交易價值量度效益嗎?
-
盛載不同地區的專有特色,滿足不同階層的市民的需要。貨品、攤檔形形色色,貼近家庭日常需要,也是家庭閒暇的好去處!在香港,到底墟市對社區有什麼意義?墟市能夠在高樓林立,商場滿佈的城市中找到生存方法嗎?
-
通過互惠人才市場計劃,社區內建立了新的經濟生產方式,帶動社區乃至更廣區域的經濟發展。創造了另類家庭友善的工作機會,婦女便能參與社會、發揮個人才能,為小區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滿足市場未能提供的需要,同時促進自力更新。
-
由於主流經濟令許多潛在勞動人口難以參與經濟活動,現時本港有多達63萬非從事經濟活動(料理家務)的勞動人口。對於要照顧家庭而無法工作的婦女而言,合作社可能是一個較理想的經濟模式,讓她們可以自僱形式參與經濟活動。
-
68歲的陳太為應付醫療開支,八年來幾乎風雨不改,自力更生,在深水埗「午夜墟」當小販,每日賺到幾十元,好生意時每日有二、三百元,除了幫補收入改善生活,亦令陳太能發揮自己的能力,但其實在擺檔的頭六年陳太每次都心驚瞻跳。為甚麼呢?
-
面對嚴峻的社會挑戰,香港及周邊地區的官員仍繼續盲目追求更高的經濟增長,所倡議的經濟政策均與服務民眾的終極社會目標背道而馳。社會經濟的基本特徵可以如何將經濟活動的規劃重新以市民大眾的福祉作為依歸?